白酒“真年份”新政将深刻影响未来行业格局
12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合计八章共51条的《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38条对年份酒模糊地带进行重点规范,要求酒企在标签上必须标注所有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
因为将年份酒产品的判定标准落位在“真实年份和比例”上,这一规定又被称为“真年份”新政。尽管新政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但公布之后已迅速发酵,引发全行业讨论。
针对“真年份”新政未来产生的影响,微酒采访了多名专业人士。结合新政出台背景和具体内容,梳理各家意见后,我们得出一个观点:表面上来看,新政剑指年份虚标;深层次上,是将这一问题作为突破口整治市场多年存在的乱象,后续极有可能带来年份酒行业格局的重塑。这种重塑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得到体现:
首先,此次新规的出台是国家市场监管层面首次针对年份酒设规立范,意味着年份酒强监管时代的到来。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年份酒市场发展至今已近三十年。这些年来,年份酒产品花样繁多,市场乱象丛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行业在年份酒界定、年份酒标识方面无章可循,使得部分酒企得以找漏洞、钻空子。
微酒注意到,近两年来,无论中国酒业协会,还是酿酒大省贵州、四川等地等都出台了一些年份酒团体标准,这固然对行业健康发展有一定引导作用,但遗憾的是这些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如今,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年份酒市场将迎来国家监管层面的硬性要求,结束在规章制度上多年来的“裸奔”局面。
另外,“真年份”新规目前只提到产品需标注真实年份、比例,更多侧重纲领性要求,未来很可能有配套细则的跟进。如此看来,对于年份酒的规范必将不断深入,国内年份酒市场将迎来一轮强监管,出现新气象。
其次,此次新规在产品标识上立规矩、划底线,市面上不少年份酒产品包装将迎来更换,未来虚假宣传无所遁形。
按照征求意见稿要求,生产年份酒的企业应建立年份酒质量安全标准,年份酒标签应如实标注所使用各种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也就是说,之前部分酒企在年份酒包装上以数字打“擦边球”,借勾调、加权等概念模糊新、老酒比例的做法将不被允许。对比新规来看,目前不少酒企的产品并非全部符合这一要求,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宋全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如果征求意见稿严格执行,会影响到目前市面上不少企业。
有业内人士指出,“真年份”新规一旦落地,至少在标识层面将会对企业起到震慑效果,在包装上任意标注年份、不明确勾调比例的产品将面临处罚,不合规产品需要更换包装。同时,年份酒市场将迎来一轮净化,以前标注、宣传“30年年份酒”,实际只有几滴老酒的怪现象今后将无所遁形。
最后,新规的落地将使得“真年份”成为评判年份酒优劣标尺,带来相关产品的集体转向。
因为缺乏统一标准,此前业内对于年份酒的界定、称谓多处于自说自话的状态,市面上“洞藏”、“陈贮”、“陈酿”、“窖藏”、“窖龄”等等概念不一而足,而新规将各种年份酒产品的界定方式归结为一点:真实年份、真实比例。
也就是说,在国家市场监管层面的硬性要求下,“真年份”将成为绝大多数产品的标配,同时成为评判年份酒优劣的标尺。日积月累之下,不排除未来“真年份”将成为年份酒的代名词。微酒注意到,早在2020年前后,贵州醇、潭酒、舍得等一批企业就已主打“真年份”战略,在市面上不遗余力进行宣传。特别是朱伟掌舵下的诸多企业,在该领域投入的力度有目共睹。
进入2020年后,包括国台、珍酒、金沙等在内的一批企业也推出了以“真年份”、“真实年份”为主打理念的产品。在“真年份”新规的推动下,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入这一潮流,“真实年份”将成为年份酒产品表明品质的最有力标签。(原标题:白酒“真年份”新政将深刻影响未来行业格局!)
标签:
上一篇:产区立法 助力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十年成败 资本大佬的“西北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