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如何?
一、区域物流发展现状
(一)总体水平
对于长三角省市的范围,是基于二〇一九年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即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二〇一九年长三角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合计104.11亿吨,约占全国22.1%,与二〇一八年相比增加了2.48%,增速相较于去年有所下降,但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二〇一九年上海市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与二〇一八年相比增加了2.1%,达到了10.96亿吨。全市规模以上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去年相比下降了1.4%,完成了7.2亿吨;全年集装箱吞吐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3.1%,达到了0.43亿国际标准箱。
二〇一九年江苏省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实现了货运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4.7%的成绩,达到了24.4亿吨;规模以上港口实现的货物吞吐量与去相比增长16.4%,达到了26.3亿吨。二〇一八年全省社会完成的物流总额与去年相比增加了8.1%,达到了302131.6亿元;
全省完成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去年相比增加了6.0%,达到了12863.2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为13.9%,同比下降0.2%。二〇一九年浙江省多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运量为28.86亿吨,同比增长7.5%;全省规模以上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1.0%,达到了17.2亿吨。其中宁波-舟山港表现优异,完成货物吞吐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7.9%,达到了11.2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与去年相比增长了4.5%,达到了0.28亿国际标准箱,居全球第三。二〇一八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与去年相比增加了7.7%,达到了16.93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去年相比增加了8.2%,达到了8127亿元,与二〇一八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为14.5%,与去年基本相同。
二〇一九年安徽省完成货运量36.8亿吨,实现货运周转量10217.4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8.5%,达到了5.5亿吨。二〇一八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与去年相比增加了9.4%,达到了65738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去年相比增加了7.7%,达到了4711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为15.7%,与去年相比下降了0.2%,实现了3年连续下降。
(二)基础设施
(1)交通
长三角地区拥有优良区位优势,现代化港口群体便利航运,各机场构成的空中网络规模庞大,公路交通干线密集,高铁联通中心城市,形成了综合的立体交通网络。长三角拥有十二个沿海内河港口,二十多个民用机场,十多条铁路干线,覆盖率极高的公路网络,在交通方面建设水平领先于全国。
长三角各省市联系密切,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旨在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二〇一九年,长三角完成对铁路的投资建设约850亿元,旨在进一步提升区域铁路网络规模,预计将开通新的里程线路,超过一千公里,在全国铁路占据榜首。截至二〇一九年底,长三角铁路相关的营运里程超过一万一千公里,高铁里程达到了大约五千公里。
通过不断推进大规模、高标准化的铁路建设,推进着长三角铁路网络的扩张,为人民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半小时至三小时的城际交通圈。通过增加上海往返长三角其他城市的线路,建设杭综合客运和货运枢纽,实现长三角多城地铁互通等方式,提高区域的运输服务能力,推动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这在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加速了各地之间的要素流动,扩大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基础。
(2)仓储
长三角的仓储布局以上海为核心向南北方向延伸。北部线路来看,从上海的宝山到昆山、苏州工业园、梅村等,大量仓库集中区集中在沪宁高速公路两侧。从南部线路来看,从松江到杭州,大量仓库在沪杭高速两侧集中。长三角的仓储设施市场成熟度高,仓储总量较大。以较为核心的5个城市即上海、苏州、无锡、嘉兴、杭州来说,其总量约为1.25亿平方米,与洛杉矶不相上下。
(三)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作为一个区域物流的核心承载平台,有着诸多优点,如集成各项功能进行设施共享,提高用地节约度等,推动区域物流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长三角各省市都在建设诸多物流园区,不断推动区域物流的发展。上海通过建设五大重点物流园区,四大专业物流基地,不断努力形成“5+1+X”格局。
面向国际的东部三大沿海物流园区,不断推进临空、临港产业与区域物流的联动发展;连接长三角的西部陆路两大物流园,主要进行物流的发展与产业优势,城市功能等因素的协调和融合,为传统物流的转型提供助力。
江苏省拥有南京、苏州和徐州等枢纽城市,并以此来培育综合物流园区,不断提高其物流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不断增长其集聚和辐射能力,不断发挥其对重要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并努力打造国家级示范园区,扩大其全国影响力。
截止到2020年8月,在已经发布的两批示范物流园区名单中,江苏省入选了4家,仅次于拥有6家的浙江和拥有5家的山东。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的物流园区各项投资等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其建设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浙江省的综合物流园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通过大力投资建设拥有了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示范物流园区,还培育了许多全国优秀的物流园区,如长兴综合物流园区等。各物流园区也在致力于自身内部的发展,不断的丰富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菜鸟供应链”实现了数字赋能和技术驱动有效结合,积极用于园区的实践;“绍兴港现代物流园”打造了“前店后市”的发展模式,与物流园区积极结合,实现的供应链的协同;“义乌公路港”结合当地的商业贸易情况,并与其进行深度的融合,在物流园区建设的基础之上,积极的为入驻的相关企业提供配套性的服务,打造城市中的供应链物流中心;“深国际物流”致力于科技发力,建设标准化的管理系统,创建“仓储+配送+部分供应链”的合理的物流体系。
沿淮建设物流轴,打造蚌埠等两个等2个布局城市的二级物流园区。通过打造一级和二级物流园区,重点打造包括芜湖临港、蚌埠商贸等物流在内的五大产业集群,促进多种运输方式联动运输,努力具备城市配送、保税物流、和冷链物流等多种功能,实现物流园区的对于区域物流的重要载体作用,以及“电商安徽”的建设支撑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总体水平
二〇一九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合计23.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3.8%,同比增长6.65%,经济增速有所减缓,但仍处于领先于全国的发展势头,在整体实现了较快的平稳增长。二〇一九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8155.32亿元,排名全国第10,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5.73万元;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99631.5亿元,排名全国第1,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36万元;
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为62352亿元,排名全国第2,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10.76万元;安徽省生产总值为37114亿元,排名全国第11,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5.85万元,可以看出长三角各省市市之间的发展,不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人均生产总值,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从发展速度来看,二〇一四-二〇一九年,长三角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变动较大,都保持正向的增长;
其中,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波动最大,在二〇一八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14%,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增长较多,苏浙沪自2017年以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逐渐趋缓。
(二)产业结构
二〇一九年,长三角三次产业结构为3.97:40.66:55.37,是明显的“三二一”产业结构,而全国的三次产结构为7.11:38.97:53.92,可以看出长三角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均高于全国。
分地区来看,二〇一九年上海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29:28.77:70.94调整为0.27:26.99:72.74,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为4.31:44.43:51.52,相较于上一年的4.44:45.2:50.36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占比有细微变动。浙江省三次产业构为3.36:42.61:54.03,相较于上一年的3.4:43.6:53,第三产业的占比有所增加。
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8:41.4:50.8变为7.86:41.33:50.82,各产业占比变动不大。明显看出,苏浙沪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均高于全国,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均低于全国;相对于前些年,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占比明显增加,但其产业结构在长三角地区与全国最为相近。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