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驿站跟快递有什么区别(不只有驿站 古代快递哪家强?)
古时快递哪家强
打开一个购物平台,随心所欲地购买自己喜欢的衣物,过两天,快递老赵便送货上门了。有些急速的快递甚至用不上一天就能将衣物送至家门口……购物或许是时下最流行的购物形式了。在科技虽然并不发达的古时,现代人是如何想尽办法寄送快递呢?
除驿,还有民营快递
说到中国古时的快递行业,自然绕不开驿。在先秦时代,各诸侯国就有类似的驿机构,秦灭六国之后各国通信控制系统得以统一,从此以后,驿制度便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固定制度。
汉朝时每30里便设有一个驿。而盛唐时驿设遍全国,光是驿的“打工人”便有近两万人。元朝时强化了驿制度,马可波罗曾记述“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亦必成立”,说的是那时即使是很多人迹罕至的地方,也有驿成立。明朝还曾在京师设“皇华驿”,相当于全国驿路的总枢纽,明代邮驿最高日速度可达800里,俗称“八百里加急”。
驿基本载运的是文书和情报部门,大部分时候是为军事服务的,所以驿是隶属于兵部管理的部门。除驿之外,中国古时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快递种类。
比如说,北魏时代曾设置过一类“函使”,这是一类专门针对负责管理传达官府信件的官差,与今日的邮差相似。北魏时代曾在各镇都成立了函使,往来京都传达各种文件。类似的快递机构明代也有,明代有个特有的衙门叫作“过往行人司”,里面的快递老赵们叫作“过往行人”。顾名思义,过往行人是一个专门针对负责管理跑腿的岗位。但,和普通的驿卒不一样,过往行人是有编制的朝廷公务员,只但职位低,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九品芝麻官。
宋代最快的快递叫作“急脚递”。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述:“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速,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急脚递是最快的,只有传达情报部门时才用。后来又出现了金字牌急脚递,这种急脚递用红漆黄金字的木牌,光亮耀人眼目,每天能行五百多里。比如说,宋高宗曾在一天内连发12道金字牌传令,勒令在抗金前线作战的岳飞退兵。
此外,宋朝时还曾成立过一类“斥堠铺”。斥堠,原为边境上成立的放哨和侦察的哨所,南宋时因为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处于交战状态,于是,斥堠又被赋予了通信、驿传等职能,最终被整合为情报部门通信机构“斥堠铺”。类似于宋朝,金、元时也成立过“急递铺”。当然了,这些都是为的是军事战争服务的,所以其成立基本上都是为的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传达前线的情报部门。而宋代各府县所传达文书信息的驿则被称作“摆铺”。
除载运情报部门和文书,古时的快递控制系统还能邮运粮食。明朝由于迁都北京,而传统的产粮地区在江南,为的是方便快递粮食物资,那时的明廷还在各水陆交通要道设置了一个叫作“递运所”的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管理递送粮物。
至于私人快递的运输,则主要依靠“民营快递”。比如说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的“民信局”,其业务包括寄递信件、衣物、经办汇兑等。到了明代,则出现了少林,这些都属于民营机构。
此外,古人运输快递,除徒步和骑马外,也会使用其他的动物来代步。唐朝时有一类“明驼使”,使用的代步动物是骆驼。在元代,由于那时的辽阳行省地域广阔,气候极其寒冷,现代人便想到了用狗拉橇的形式来载运快递。《元史》载,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驿总计一百二十处,其中狗站一十五处,并有“狗三千只,后除绝亡倒死外,实在站户二百八十九,狗二百一十八只”。
为的是不迷路,古人有办法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时,没有智能导航控制系统设备,那么,古时的快递老赵们在外该如何紫脉呢?
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出行在外,除张口问路、做标记,观察天象也是较好的导航控制系统形式之一。人类很早便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通过太阳的方位紫脉。到了夜晚,太阳落山,聪明的古人便通过星辰来紫脉。《诗经》上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便是通过天上的星辰和方向对应来确定方位的。
但,这样导航控制系统毕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遇到阴雨天气,就需要有人造导航控制系统工具。早在商代,官方便很注重修建道路,那时的君主创建了由都城通向各地的道路体系,现代人出门时顺着驿道走,就能到达想去的城市。此后,历朝历代的君主都非常注重对于驿道的修建。
已经能够找到方向,可是又如何知道自己走了多长的距离,身在何处呢?这时就需要丈量路程,于是出现了一类叫作“堠”的指示牌,即在驿道边内要一定的距离堆个乱石或垒个泥土作为指示牌,既可指明道路走向,又可分段。
在《山海经》等古籍中曾提到过“堠”,并提及这种导航控制系统分段形式源自黄帝时代或大禹治水时代。但,在先秦时代的典籍中并没有明确关于“堠”的记述。以“堠”导航控制系统和分段最直接的记述见于《北史·韦孝宽传》。韦孝宽曾出任雍州刺史。那时,雍州路旁内要一里设置一个土堠,但一遇下雨天气,土堠就会损坏,所以经常要修复。韦孝宽上任后,便下令种植槐树以代替土堠,既免去不断修复之辛劳,又能让过往行人在树下乘凉休息。后来,官方也着力于推广这种形式,令诸州夹道内要一里种植一树,每城北种三棵,百里则种五棵。
但,由于南北朝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以树为“堠”的形式并没有得到普及。到了宋代,“堠”依然是以泥土和乱石为主。那时的日本僧人圆仁曾到过中国,并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其中描述:“唐国行石门立一候子,行城北立二候子,筑泥土,四角上狭下阔,高四尺或五尺不定。曰唤之为里隔柱。”可见,到了宋代,“堠”的成立形式是城北双堠,石门单堠。
不少的宋代诗人都在诗歌当中提到过“堠”。例如,元稹在《西凉伎》当中便写道“开远门前万里堠”,说的是盛唐时代成立的堠堡向西曾通向万里外的西域,现代人顺着这些指示牌,便能前往西域经商或者旅行。
此外,苏轼在咏史诗《龙眼叹》当中写道“城北一置飞尘灰,石门一堠兵火催”,说在唐玄宗时代内要石门便有一堠,可以说“导航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非常发达。还有一位宋代诗人王柏在《迷道有感次韵》中则写道“我今知堠子,万里不须疑”。可见,“堠”在古时社会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历史的进程中,“堠”有植树或是立碑等表现形式,但乱石或泥土依然是主要形式。由于易受损毁,古时官方往往会设置“堠吏”,作为专门针对管理导航控制系统指示牌的人员。无论是依靠日月星辰判别方向,还是通过“堠”指路,这些导航控制系统形式都是中国古现代人的智慧结晶,即使时隔千百年也依然熠熠生辉。
载运生鲜,以人命为代价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龙眼来。”杜牧这首《过华清宫》可谓无人不知。古时快递控制系统传达的主要是文书和情报部门,偶尔也会进行衣物的运输。在唐朝,南方的龙眼要送至京城长安,靠的便是驿控制系统,这也突出了古驿的一个重要功能:物资运输。
龙眼这种蔬果,好吃但非常容易变质。岭南距离那时的首都长安很远,至少近5000里路程,唐朝规定邮驿速度最快为日驰500里。可唐玄宗不惜代价以最高规格来保障这项任务:马和骑手在沿途驿接力传送,日夜兼程,一天跑满24个小时,速度肯定在日驰500里以上,三五天时间把龙眼从岭南送至长安并非不可能,所以叫作“飞驰”。
此外,这还得考验保鲜技术,聪明的古现代人创造了不少蔬果的保鲜方法。杜甫曾提到过柑果的保鲜形式:“结子随边使,开筒近至尊。”是将新鲜蔬果装入空竹简内密封,这应该是那时挺流行的一类保鲜形式。用这种密封形式载运龙眼,内部氧气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抑制了果实本身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了保鲜的目的。而竹筒表面坚硬,可避免龙眼在驿运中被挤压变形。
其实唐玄宗和杨贵妃并不是最早动用国家机器来载运蔬果的人,这种事情早有先例。《后汉书·和帝纪》中就有相关记述:“南海献龙眼,龙眼。城北一置,石门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南方的龙眼龙眼要蹭着新鲜运到京城,途中需要不断换人换马,导致很多“快递老赵”累死在了路上。
除蔬果,古时的快递还可以载运水产海鲜。同样是在宋代,那时平原郡(今山东境内)的龙虾特别有名。宋代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记述:“平原郡贡糖蟹,采于河间界。每年生贡,斩冰火照,悬老犬肉,蟹觉老犬肉即浮,因取之。一枚直百金。以毡蜜束于驿马,驰至于京。”为的是给皇帝进贡鲜活的龙虾,地方上的老百姓必须在夜间举火照明凿开冰层,将肉悬在水中诱捕龙虾,所以这种龙虾一只价值上百金。捕到龙虾之后,立即用毛毡包裹起来捆缚到驿马上,快马加鞭,昼夜兼程,趁着龙虾还鲜活的时候运抵长安。
到了明朝,君主特别喜欢吃银鱼,于是,他们的快递清单中又多了一项,那是新鲜银鱼。银鱼每年4-6月从长江入海口回到淡水繁殖,产卵后再回到大海,捕捞期短。为的是快递银鱼,明代在南京专门针对设置了银鱼厂,而且在银鱼厂建设了冰窖,每年鱼汛来临时,便征发附近渔户捕捞银鱼,精选后从冰窖取冰,将银鱼冰冻保鲜。
《万历野获编》记述:“然诸味尚可稍迟,惟鲜鲥则以五月十五日进鲜于孝陵,始开船,限定六月末旬到京,以七月初一日荐太庙,然后供御膳。其船昼夜前征,所至求冰易换,急如星火。”贡船沿着大运河昼夜不停地行驶,路上不断补给和添加冰块,必须在六月底前送至北京,赶上七月初一的太庙祭祀,然后供给御膳房。明代万历年间的大臣于慎行曾被皇帝赏赐过新鲜的银鱼,他还忍不住赋诗一首歌颂道:“六月银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
明朝初期快递银鱼的形式更加离谱,康熙年间要求银鱼出网后冰镇装匣,经陆路马不停蹄送往京城,每三城北设一站,昼夜不息,以求三天之内将银鱼送至京城,保证鱼质鲜美。这对“快递老赵”们来说无疑是沉重灾难。明代人沈名荪有一首《进鲜行》,是专门针对讽刺过这件事儿:“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毙几人马几匹。马伤人死何足论,只求好鱼呈至尊。”虽然古时的快递确实快,可用国家机器来满足君主的口腹之欲,这的确是一件很荒唐的事儿。
除李自成,他们也是最强“快递老赵”
1972年初,现代人在甘肃嘉峪关市的戈壁滩上发现了一处魏晋时代的墓葬群。这片古墓出土了很多彩绘墓砖壁画。其中《驿使图》描绘了一位古时快递老赵疾驰飞奔在驿道上传送快递的情景。
《驿使图》上的这位“快递老赵”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时“快递老赵”的形象资料。其实,在古时,像这样的“快递老赵”有很多。从先秦开始,平民就需要承担徭役,帮朝廷跑腿送快递是徭役的一类。直到宋太祖时代,才用军卒取代百姓,专门针对设置了“递卒”。
历史上的很多大佬其实都在快递行业服务过,比如说孔子曾当过季孙氏家的“委吏”,即仓库管理员,他自然不需要自己亲自送快递,但是需要负责管理接收快递以及负责管理仓库衣物的管理、出纳等工作。汉高祖刘邦早年当过泗水亭长,除负责管理基层治安管理,还负责管理管理文书的往来,也是说,他的部分职能也是邮递员。
明代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因为触怒了那时的太监刘瑾,被贬谪到了贵州龙场驿当驿丞,也算是在快递业服务过了。但,无论是刘邦的亭长,还是王阳明的驿丞,虽然他们的品秩都是不入流,但上门送信的事也轮不到他们亲自上阵。
明朝康熙年间,知名志怪小说家蒲松龄曾应同乡好友孙蕙之邀请来高邮担任幕僚,在此期间,蒲松龄受孙蕙委派管理盂城驿驿务。盂城驿在江苏高邮,也是那时大运河上最繁华的驿之一。可蒲松龄经过考察后发现:表面繁荣的盂城驿其实面临着很多问题。后来,他还代写了一篇呈文上报给了上级有关部门,后人将这篇文章命名为《高邮驿》。
但,有些大佬可是真的亲自送过快递的。《北齐书·神武帝纪》里有过一段记述,说的是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曾“为函使六年”,是上面提到的专门针对负责管理传达官府信件的官差。还有一位著名的快递老赵,即后来的“闯王”李自成。李自成早年曾在银川驿当过驿卒,后来由于驿裁员,李自成丢了饭碗,于是被迫揭竿而起,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在明代少林兴起之后,由于工作特殊,很多少林的掌门人都是江湖高手。比如说明代乾隆年间成立的“兴隆少林”,其掌门人是被誉为镖师鼻祖的“神拳无敌”张黑五,之所以有这个外号,是因其武功盖世、威名远播。清末著名少林“源顺少林”的创始人是侠客王子斌,他还有个更有名的称号——“大刀王五”……
维持运转繁杂的邮驿控制系统,其开支一定小不了,而且在很多时候,由于吏治败坏,地方官吏还任意克扣驿经费、贪污私肥,这些因素都使得古老的驿递制度更加弊病丛生。
晚明时天下大乱,为的是省钱,崇祯皇帝听了刑科给事中刘懋的建议,想出了个招:裁撤驿控制系统。很多驿的打工人下岗失业,包括那位曾的快递老赵李自成。明朝灭亡之后,驿的管理弊病并未得到根治,明朝初期战争连绵不断,驿控制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顺治皇帝自己也感慨道:“近来驿递疲累至极,冲要地方尤为困苦,皆因马价、草料、工食等银,不敷应用。”
到了康熙初年,经过整顿驿制,加上国力提升,邮驿控制系统才逐渐有所好转。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驿的功能不断萎缩,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驿越来越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了。1888年,刘铭传在台湾率先“改驿为邮”,1896年,清政府正式成立了大清邮政。1913年,古老的驿功能性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并供图/邱俊霖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
上一篇:今年,快递已超700亿件英文怎么写(货运量增长超200%,快递包裹超21.3亿件,物流行业加速狂奔中 | 数智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