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45年前的今天,中国餐饮业的故事开始了…

时间:2023-05-30 13:33:28来源:admin01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1978年5月27日,这一天,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如果说非要有,大概就是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一家叫“悦宾”饭店的餐厅开业,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家个体餐厅。

工商编号001。

这个只有七八张八仙桌的小餐馆,却宛如一块巨石投入大海,进而掀起巨大的海浪:拉开了中国餐饮业41年来波澜壮阔的序幕。

▲中国第一家个体餐厅悦宾饭店及其经营者近照

01

80年代中期,祖国大江南北,风调雨顺

国家取消了长达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

再加上餐饮业所有制结构改革,实行了“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的传统老字号和小吃店遍地开花,社会各界开始积极投资餐饮。

1979年5月1日,北京烤鸭店的和平门分店开业了。

这家店根据周总理生前的指示选址兴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餐厅使用面积近4000平方米。

内设各种规格宴会厅40余间,最大的宴会厅可容纳500多人,全店可接待2000多位宾客同时就餐,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烤鸭店。

这家店恢复使用的是“全聚德”这块烤鸭的金字招牌。

1982年11月1日,重庆八一路“好吃街”上,一家16平方米、只有3张桌子、3口锅和3个打工仔的小火锅店开张了。

经营这家小店的是夫妻俩,男的叫廖长光,女的叫何永智。

两人把家中仅有的3000元换了这间沿街的店面,做起了小生意。

女主人何永智将这间小店取名为“小天鹅”。

后来,何永智发明了“子母鸳鸯锅”,成为了中国的“火锅皇后”。

▲火锅皇后何永智

1986年9月,世界快餐巨头肯德基公司开始考虑如何打入人口最多的中国市场,发掘这个巨大市场中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第二年,肯德基来到中国,在北京前门开出中国第一家餐厅,据说,当年第一家肯德基开业的时候,还不叫“肯德基”,它的名字叫“肯德基家乡鸡”。

▲▲在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店员们正在交流培训

与此同时,远在内蒙古大草原的贾国龙也即将开始他的餐饮创业之路。

1988年,一家名叫黄土坡的风味小吃店在内蒙古临河开张,这是西贝莜面村的前身。

贾国龙是内蒙人,读了两年大学就退学了,放着银行好好的铁饭碗工作不要,非要折腾。

没想到不到两年时间就成了万元户,当时他的同学工资也就几百块。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

1991年的圣诞节,张兰攥着第一桶金—2万美元,放弃加拿大绿卡,放弃“华人选美大赛冠军”头衔,放弃花花世界,飞回故土。

回国后,张兰骑着自行车,头裹着纱巾顶着北风在北京城转了三天,在东四的街面上发现了一张出租房屋的小纸条。

俏江南的前身“阿兰酒家”就此开张。

同样喜欢折腾的,还有家住四川简阳的张勇,从国营拖拉机厂的焊工,再到卖汽油的商贩,可惜最开始几年都没折腾出个什么名堂。

1994年,他拉上小伙伴施永宏就在街边摆起4张桌子,准备卖火锅。

正琢磨着给火锅店取个名字,旁边打麻将的老婆和了一把海底捞月(也就是四川麻将的最后一张牌和)。

老婆半开玩笑道,“别愁了,就叫海底捞算了。”

于是,中国第一火锅品牌“海底捞”就这么来了。

这一年,山西太原的管毅宏大学毕业没多久,抱着“想出去看看”的念头,毅然辞去工作,去海南闯荡。

次年,决心创业的他在海口盘下了一家面馆,这家小面馆只有57平方米,只塞得下6张桌子,连同他太太在内一共6名员工。

这就是最初的“九毛九”。

“九毛九”是山西当地的一句俗语,随着岁月的变迁,它已经变成了,实在优惠的代名词。

管毅宏认为:“我们做的还是老百姓的生意,这是最核心的。定价上比较谨慎、克制,没有追求暴利,这是九毛九的基因。”

▲早期创业的管毅宏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了深圳,在深圳蛇口一个居民区40平米的小屋里,开了一家以湘菜、鄂菜为主的--湘湘饭馆。

湘湘饭馆的扩展规模超乎寻常的快,很快就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湘鄂情”。

老板孟凯来自湖北,妻子周长玲则是湘妹子,对于他们俩来讲,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湘鄂情”。

▲孟凯和周长玲一段情缘,成就一段创业史

这年底,四川眉山人王刚,在北京打拼多年后,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旁边开设了他的第一家眉州东坡酒楼。

装修、办证、招人,无论什么事情王刚都自己盯着,生害怕出错。

“我把我的身家性命全部押上去了,我没有后路,我必须迎难而上!我要把这些年所有积累下来的手艺全部用足!”

▲眉州东坡王刚和他第一家东坡饭店

1996年,中国香港人潘慰将味千(中国)的第一站放在香港。

中国第一家味千拉面开业,当月盈利。

尽管获得一个开门红,味千的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进入内地后,潘慰也经历过水土不服。

所有这些潘慰都挺过来了。风雨过后,潘慰仅淡淡地告诉记者,“将香港的业务模式硬硬地搬来是不行的。”

外婆家的吴国平这一年还在杭州的一家国营单位上班,过着幸福稳定的生活。

他和太太住在公司宿舍里,但偶尔也会为了8块钱的电费着急。

两年后,他和太太东拼西凑了两万块钱,盘下原单位下属的餐厅。

从“水晶饭店”改成了“外婆家家乡面馆”。

麻辣豆腐2块,啤酒2块,青菜2块,拌面也是2块。

极具性价比的定位,成了外婆家的特色之一。

▲创业早期的吴国平

在重庆,刚把面摊关张的朱全,正琢磨着干点事儿,机缘巧合下,他在一家火锅店当起了守夜小哥,可这哪里是他的抱负和理想?

他努力学习调料,跑遍了大大小小的火锅店,挨家试吃,写总结,且每篇总结不低于1000字。

有心人,天不负,很快,他就掌握了这其中的精髓。

成为火锅调料高手。

但他可能自己也没有料想到的是,他的火锅帝国“香天下”,已经在此,悄然生了根,发了芽。

▲创业早期的香天下创始人朱全(右),图片3.14日 摄于西藏

而在同一座城市里,“美国加州牛肉面重庆分店”的大堂经理李红,忽然想明白,她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个东西。

不久后,她和丈夫张兴强在重庆群鹰广场创办了一家中式快餐店,后来改名叫乡村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全国饮食业的经营网点不足12万个,员工104.4万,零售额54.8亿元。

而到了1998年,经过20年的发展,餐饮业的营业额达281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0倍。

02

2000年,千禧年,好多故事,从这里开始

大批餐饮企业走上连锁化发展之路,资本入局搅动餐饮这块大市场,龙头企业齐齐亮相, 百花争艳!

在河南安阳,杜中兵厌倦了讨债和诚信的缺失,逃离铸铁原材料这个行业,一头扎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餐饮圈儿。

巴奴毛肚火锅,在此撒下了萌芽的种子。

尽管刚开始生意不好,一天只有几块钱的营业额,但他依然信心坚定。

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告诫自己,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赢得大家的信任,才能赢得市场。

▲巴奴火锅早期门店

在北京,已经出师的董振祥七拼八凑筹足了钱,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大董烤鸭店。

后来,招牌菜“酥不腻”烤鸭火了,“大董”也火了。然而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个开始。

这一年,在成都,人称筷子叔的柳鸷,还在互联网行业折腾,创办BBS论坛,帮商家写推广文案,做编辑,忙的不亦乐乎。

他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后来会跨界开火锅店,创办大龙燚这个品牌。

更没有想到的是,大龙燚开业当天,200平方、17张桌子的小火锅店,招牌还没挂上,就已经有顾客排队了,最旺的时候,单日最高营业额超5万,翻台率达13轮,

▲大龙燚火锅创始人柳鸷和他的创业团队(第二排第二位)

但同样的好事并没有发生在喜家德身上。

2002年,第一家“喜家德”水饺门店,在黑龙江鹤岗市正式成立。

这家公司曾在创办的前五年亏损500多万元,但创始人高德福一直致力于“让人们看到水饺就想到中国”的理念,就像看到奔驰就会想到德国,看到三星就会想到韩国一样。

有志者事竟成,高德福坚持不懈,只做手工水饺一件事,专注于水饺的研发。

如今已成为手工水饺行业中的翘楚。

江侠在这一年,也从老家来到了成都。他的表叔问他:“厨房中你想学哪一门手艺?”

江侠随口答道:“我想做厨师长。”

表叔则送了他三个字:“够得学。”

于是,江侠开始从餐饮业的基层干起,洗碗,拖地, 打荷, 他都一一经历,尽管很辛苦,但他并不觉得苦。

因为从小就崇拜武术江湖、侠客豪情的他,早已经埋下了“蜀大侠”的梦。

▲年轻时的江侠

2010年,全国餐饮业收入近1.8万亿,增长1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两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

03

接下来的十年,中国餐饮业更加精彩

国家政策调控,中国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模式逐步创新,大众餐饮成为主流。

而且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引入和商业模式的多元化,餐饮行业正在摆脱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征,成为众多跨界弄潮儿的竞技场,

2012年7月,混迹互联网多年的赫畅,在北京建外SOHO西边开了一间小店,取名“黄太吉”。

随后,黄太吉开始了其炫目的品牌宣传:外星人大会、美女老板娘、开豪车送煎饼,一时红遍微博,此时,黄太吉被认为是首开互联网餐饮的先河。

“在北京国贸上班的白领,左手拿着星巴克,右手最好能拿着一个煎饼果子。”这是他们的梦想。

这一年,在广东江门一条小巷,开启了一家小的茶饮店。

原名皇茶ROYALTEA,由于无法注册商标,故在2015年全面升级为注册品牌“喜茶HEYTEA”。

尽管创始人聂云宸只有21岁,但心态已经相当老练,在他看来:“当时希望这门生意不要太依赖于人,可复制,有意义,能创造价值;同时还要可大可小,前景要大但起点要小,因为我当时的启动资金不多。

最后筛选出两个方向,便利店和茶饮。

便利店我觉得还是太重了,所以最后做了茶饮。

另外,真正的品牌我觉得一定要有文化基础沉淀,这样的品类里才可能做出大品牌。”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

两年后,西安交大毕业的孟斌与合伙人在北京五道口清华西门外一个10平米的小木屋中开始了肉夹馍创业之路。

谁也没想到,这个从10平米小木屋起家的肉夹馍店,两年后能成为拥有15家店面、融资总额近2亿、冲入福布斯榜单的“中国互联网餐饮第一品牌”。

刚开业那会儿,孟斌很焦虑,每天凌晨2点睡觉,5、6点起床,脑子里一直在想如何优化经营,他曾在知乎上公开表示:自己和面,做馍到凌晨,无论酷热还是风雨都在排队的顾客,是他动力的源泉。

......

中国餐饮界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从1978年到如今,这个行业发生了太多天翻地覆的变化。

风雨沉浮,孟凯的湘鄂情梦断2012,但张勇的海底捞依旧砥砺前行;

黄太吉风光不再,但赫畅始终还是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他同辈的孟斌依然很焦虑,只不过焦虑对象从和面,变成了飞速涨价的猪肉。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餐饮行业,你方唱罢我登场。

餐饮人用双手书写了中国餐饮发展的华彩篇章,无论成功与失败,他们都是中国餐饮业真实、鲜活的存在。

中国餐饮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你如何看待中国餐饮这41年的发展?

在评论区唠唠呗~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

上一篇:餐饮回暖后,回归主流价格带成连锁品牌的大势所趋

下一篇:《人生一串》背后,才是中国最真实的餐饮行业

相关推荐
  • 逮虾记果蔬鲜虾饼空气炸锅食材虾仁儿童早餐
  • 爆卖上万盒!家宴火锅开创者川娃子大犇牛油火
  • 打造“传统饮食文化+现代科技”的中国样本
  • 预制菜5项大奖出炉,华鼎供应链荣获“最具竞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