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
《尚食》里说“巧思制得佳肴宴,玉盘珍馐品人心”。一蔬一饭,抒写出古人日常生活的美好诗意,寄寓着古典中国的审美情怀。《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在梳理饮食历史中,捕捉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记,打捞出中国饮食文化形成的脉络。
考古学研究学者王仁湘从饮食文化、饮食艺术、饮食娱乐、饮食审美等角度,寻找饮食引申的“味外之味”,通过历史观照和田野调查,得出结论:至味未必在舌尖,真正的知味应当是超越动物本能的味觉审美。
至味更是一种精神记忆。
关于饮食的历史观照
人类开启了火食时代,农耕和制陶的发明使人类迈进了科学饮食时代。人采用了与一般动物不同的饮食姿态,这就是食之有仪。美国学者约翰·杜威曾在《哲学的改造》中说:“人由于保存了他以往的经验而与低等动物相区别。”
考古学者王仁湘曾在野外发掘中发现大量鼠洞,其中存满了老鼠辛苦运来的玉米,它们为过冬储备食物。他也曾观察蜘蛛结网和蜜蜂筑巢,发现几乎所有动物都有获取食物的本领。其实,人本来也是属于自然界中动物的某一类的,但是人类不像蜘蛛和蜜蜂那样重复着祖祖辈辈的唯一技能,而是不断发展着生产食物的技能,这也许是人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类的进化从一定角度看,是吃的方式、吃的内容、吃的观念不断变换,使得人类体质、社会、文化的进化获得了强劲的动力。吃改变了人,也改变了人类社会与文化。人类最早的活动,都与生计有关,与获取食物有关。
人类认识了火之后,就跨入了一个新的饮食时代,这便是火食时代。这样就有了光明,有了温暖,有了热食。随着火食的方式由简单向复杂演进,人类的烹饪技艺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
饮食文化是一种艺术
历史上有文武百官,其中也有食官。《周礼》将食官列为百官之首,统归“天官”,这与“食为天”的说法也相吻合。《礼记·礼运》中强调饮食之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之礼是一切礼仪的基础。
古人是颇讲究饮食艺术的,这一点从书中描述的“鸡蛋雕卵”就可以看出。古有雕卵的饮食传统,将鸡蛋雕镂出花纹图案,还要点彩染色,在汉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出现,到了唐代“镂鸡子”已成为寒食节的必备食物了。骆宾王写下《镂鸡子》诗,说唐时将鸡蛋刻成各种人脸的样子,并涂上色彩:“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元稹的《寒食夜》里写到雕卵:“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
饮食娱乐是社交方式
筵席间观舞赏乐是东周以来的传统,汉代贵族将宴乐活动逐渐日常化。作者写道,汉代酒徒辈出,东汉文学家蔡邕就曾醉卧途中,被人称为“醉龙”。孔融也十分爱酒,常叹“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酒,成了社交的媒介。《汉书·食货志》记载“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把饮食寓于娱乐之中,发展到唐代更加豁达自由。在传统年节时,从宫中到民间,岁时食事风俗和游乐活动融合在一起,十分热闹。《清异录》记载唐长安皇宫正门外大街上,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张手美家”,每到节令专卖一种传统食品,如正月十五的油饭、中秋的玩月羹、重阳节的米糕、伏日的绿荷包子等。这样的饮食店的开启,为社交活动增添了新的途径。
诗人杜甫描绘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三月三日这一天,正值进士科发榜,皇帝为新进士们举行樱桃宴,地点在长安东南的曲江池畔,这一天,皇亲国戚和平民百姓共享美好时光。在唐人看来,饮食并不只是为满足口腹之欲,而是扩大为一种全民狂欢的社会化节令活动。
饮食审美是精神记忆
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有悠久深厚的历史背景,有雅俗兼备的文化品位,有丰盛多样的食物品类。梳理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的脉络,学者王仁湘试图探讨“饮食之至味”到底是什么样的体验。懂得吃,进入真正知味的境界并非易事。饮食除了味蕾上的感受,还要满足精神上的追求。味道也是有记忆的,真正的知味是一种审美活动。
什么味最美?古人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至味,其实没有认同标准。王仁湘教授的结论是:至味未必在舌尖。味觉感受并不仅限于口受,不限于舌面上味蕾的感觉,大脑的感受才是更高层次的体验。真正的知味,应该是超越动物本能的味觉审美,人们把知味看作一种境界,历代的美食家都是知味者。至味,最美的味道,那一定是有的,它藏在每个人的记忆深海中。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
下一篇:中国古代优秀烹饪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