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做起,遏制食物浪费
原标题:从我做起,遏制食物浪费
“每个人要从自我做起,文明消费,科学点餐,杜绝铺张浪费,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养成节约美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食品专家尹跃翔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时这样呼吁。连日来,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点餐服务,倡导“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养成适度理性的消费方式?如何培养厉行节约的好习惯?
食物浪费分七大类,暴饮暴食也是浪费
8月17日晚餐时分,记者走访了北京东三环内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在一家湘菜馆内看到两位年轻女子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她们桌上只摆了两份菜,旁边摆放了一个写有“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小标牌。其中一名女子告诉记者,吃多少就点多少,打包也不方便,所以就只点了两份菜。
说起食物浪费,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吃剩的饭菜,但食物浪费远远不止这些。食学学科体系奠基人、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刘广伟告诉记者,食物不只是指粮食,还有鸡鸭鱼肉、瓜果蔬菜以及各种饮品等,只要入口之物都称之为食物。其实,非粮食的食物浪费要远远大于粮食浪费,面对食物,我们要有敬畏之心。
刘广伟说,我国的食物浪费主要可划分为7种类型,即损失型、丢失型、变质型、奢侈型、时效型、商竞型和过食型。只有全面认识食物浪费的类型与场景,才能有效应对食物浪费,彻底制止食物浪费。
据《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
刘广伟认为,在餐饮领域中的浪费现象主要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方面。生产者的食物浪费,一是采购运输环节的食物浪费,采购人员要有专业判断能力,减少和杜绝食物浪费;二是加工环节的食物浪费,包括主料浪费、辅料浪费、调料浪费等。消费者的食物浪费,既有请客的人讲面子、重排场造成的浪费,也有“眼大肚子饱”、点的多吃不了而带来的浪费。
制止餐饮领域的食物浪费,要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头同时抓,要加大力度遏制。刘广伟认为,暴饮暴食也是一种食物浪费,并且危害身体健康,浪费医疗费用,这种“过食型”浪费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制止食物浪费要从娃娃抓起,加强食学通识教育,使之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刘广伟指出,健康中国,食在医前,吃事里面有学问,要推广《表盘膳食指南》,要从吃前、吃入、吃后三个阶段来管理膳食,要把握食物数量、品种、温度、速度、频率、生熟6个方面的适宜度,每一个人的饮食要适应自己食物转化系统的特征与需求,就一定能够吃出健康,吃出长寿。
每年剩菜剩饭倒掉2亿多人一年口粮,遏制粮食浪费迫在眉睫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9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统计,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
“一粒饭,一滴汗。”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实验室主任徐丽娜对此深有感触。她长期扎根在农业教学和科研一线,深知每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徐丽娜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现在生活富裕了,但居家生活中的粮食浪费也普遍了,很少有人会为家中倒掉的饭菜而感到可惜。据统计,每年的剩菜剩饭倒掉了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当前,全球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联合国最新预警指出,2020年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全世界许多地方和我国偏远贫困地区一样仍食不果腹。应时刻保持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积极营造“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氛围。
虽说从2013年起,全国就开展了“光盘行动”,但是粮食浪费现象依然还存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已迫在眉睫”。陕西省食品专家尹跃翔告诉记者,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节俭”美德,我们就应该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特别是在疫情、蝗虫等灾害下,已有多国出现粮食短缺情况。如果粮食浪费行为不加以制止,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从每个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形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社会氛围
其实,对于食品浪费,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都曾出台过相关文件和政策。早在2014年,两办就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等。北京市2014年也印发了《北京市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实施方案》。近期,全国妇联也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制止餐饮浪费,崇尚勤俭节约。
今年8月,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等联合向全国餐饮行业发起了《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的倡议书》。截至8月13日,全国31省份的餐饮、烹饪类协会也发出倡议,内容大致包括餐企不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提供半份餐、适当奖励“光盘”、实施N-1点餐模式等。不少餐饮企业也纷纷加入反对浪费的行列中,不少地方还设立“制止餐饮浪费督导员”“餐饮浪费现象曝光台”等,积极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餐饮新风尚。
“作为孩子的妈妈,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孩子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教育需要父母言传身教,才能潜移默化深入孩子内心。”徐丽娜建议,作为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解读诗歌、读绘本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好从内心认识和理解勤俭节约的美好意义;也可以带孩子去田间地头体验劳作,让孩子明白粮食从哪里来,亲身体验劳动之艰辛,明白粮食来之不易。家长更要以身作则,不挑食偏食,不随意剩饭剩菜,为孩子做好勤俭节约的表率;外出就餐,按需点餐,自助餐应引导孩子吃多少取多少,让孩子感受榜样的力量,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丁之铨告诉记者,“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的文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每个人培育,从幼童培育,从每个家庭培育,而且形成文化的传承。
尹跃翔建议,从国家层面,要出台相关约束制度或机制,加强立法,强化监督,约束餐饮门店和消费者杜绝浪费。从社会层面,要倡导“空盘”行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培养民众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比如要让勤俭节约传统重回校园,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观念根植孩童。就个人层面来讲,要从每个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从节约一粒米、一把面、一滴油做起,倡导理性消费,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见习记者 陈姝)
标签:
上一篇:规模种植,能否把地种得更好?
下一篇: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