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
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
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太姥娘娘发现绿雪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距今150多年前(约1857年),柏柳乡竹栏头村(点头镇过笕村竹栏头自然村)陈焕把此茶移植家中繁育了福鼎大白茶。
制作工艺
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茶树形态
福鼎大白茶树高1.5—2米,幅宽1.6—2米,树势半开张,为小乔木型。分枝较密,节间尚长。树皮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略下垂,基部稍钝,叶缘略向上。通常大12×5.4厘米,长宽比平均为2.2。叶色黄绿、具光泽。侧脉明显,7—11对。锯齿较整齐、明显,27—38对。叶肉略厚,尚软。
一芽二叶长5.1厘米,百芽重23克。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花量多,结果率高,茶子大而饱满。发芽期在3月上旬,11月中旬停止生长。生长期全年达8个月。
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旱亦耐寒,虽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冻。繁殖力强,压条、扦插发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5%以上。产量比当地菜茶高。制成红茶、绿茶、白茶品质均佳。采制银针以芽洁白肥壮、茸毛多最为特色。
主要品种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首日芽、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首日芽
首日芽原本是指白茶产地福鼎市在每年初春第一次采摘的茶芽,而今福鼎民间也常用其代指首日头采的茶芽制成的优质白毫银针。经过一个冬春的休养,营养积累,养分充足,此时茶叶内含物是最丰富的。
首日芽的芽叶比一般的茶叶更饱满,更鲜嫩,外形也更匀整,常伴有鱼叶(或称胎叶,明前头采的标志)加上产量稀少,其制成的白毫银针价值普遍要高于市场上其他白毫银针。
对于茶农来说,首日芽的采摘意味着今年茶市开启的象征,同时也有助于人们通过气候、茶芽产量、茶芽品质、制茶工艺的革新来衡量全年茶产业经营方针的标准。
福鼎市政府将每年的3月25日定为白茶中的"开茶节",以此体现首日芽采摘的重要意义,图为2017年福鼎开茶节现场,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央视电视、新华社APP、湖南卫视、福建卫视等多家全媒体进行现场直播。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因其白毫密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白毫银针根据采摘时节和品质的不同划分为首日芽、特级、一级
由于鲜叶原料全部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其成品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
白牡丹
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叶至三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福鼎民间对于白牡丹的等级划分:一芽一叶白牡丹称之为牡丹王,一芽二叶称之为牡丹仙子,一芽三叶则称之白牡丹。
贡眉
贡眉,有时又被称为寿眉,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它是以菜茶茶树的芽叶制成,这种用菜茶芽叶制成的毛茶称为“小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
寿眉
寿眉是用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通常,“贡眉”是表示上品的,其质量优于寿眉,一般只称贡眉,而不再有寿眉。贡眉的产区主要位于福建省的福鼎市,建阳县,在建鸥、浦城等也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