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玉露的历史渊源及故事传说
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日本自唐代从中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今天就来了解下恩施玉露的历史渊源及故事传说。
恩施玉露的历史渊源
恩施当地盛产茶叶,而恩施玉露则是这众多茶叶中的佼佼者,其外观洁白如玉,带有丝丝透亮的绿色故得名“玉露”。
恩施玉露在《中国茶经》一书中记载,恩施玉露最早发源于清朝康熙年间,由恩施一茶商所制作,其烘焙方式与现在的恩施玉露茶叶极为相似,这就是恩施玉露最初的发源。随后,恩施玉露的制作工艺日渐完善,名声也逐渐打响。
在中国近现代,恩施玉露就已经远销中国的多个省市,甚至还远销日本等其他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恩施当地使用了无性繁殖技术,并将这种茶叶大面积推广,将失传已久的蒸青工艺重新拾起,而恩施玉露也随之发扬光大。
2007年,恩施玉露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得到了地标产品保护,在仅一年的时间内就被授予了“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的光荣称号,2014年,恩施玉露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这种茶叶为天下人所熟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恩施玉露更成为了一种网红茶叶,去年热播的《延禧攻略》中就出现了“恩施玉露”,乃是娴妃爱喝的茶叶品种。这一下子让恩施玉露更加深入人心了。
恩施玉露的故事传说
关于“恩施玉露”称谓的最原始来历,有着几种不同的传闻: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信奉玉露,每日晨昏必在玉露佛前敬献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翌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玉露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他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经数年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佳宾临门,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
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便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铁罗汉”。塾师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玉露托梦所获,还是称‘恩施玉露’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是“王说”。相传,恩施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乡南岩村)仕人王士让,清雍正十年(1732)中副贡,乾隆十年(1745)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
至于魏说和王说这两则关于恩施玉露的传说则是来自于民间对恩施玉露茶的描述,恩施玉露曾经作为贡茶,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寻常人家喝的不多,再加上恩施县内是该茶的主要产地,于是关于恩施玉露的传说自然不胫而走,这传说从某种层面上也反应了当时人民对恩施玉露的喜爱,也丰富了该茶的文化底蕴。
清乾隆元年(1736)春,王与诸友经常会文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移植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献内廷。乾隆帝饮后,甚喜,召见士让询问尧阳茶史,以其茶乌润结实,沉重“铁”,味香形美,犹如“玉露”,赐名为“恩施玉露”。
标签:
上一篇:太平猴魁故事传说
下一篇:双龙银针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