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关于印发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中绿标 [2004]64号)

时间:2018-11-04 08:40:53来源:food栏目:指导意见 阅读:

发布单位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发布文号 中绿标 [2004]64号 发布日期 2004-04-12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其他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暂无

各地绿办(中心)、各委托监测机构:

为了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发改价格 [2003]2268号),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农财发[2004]4号)的精神,我中心制定了《关于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 . 关于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2.农业部关于印发《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二OO四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 1:

关于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为了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费办法》)及相关的收费标准,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 <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的精神,提出以下意见:

一、缴费额的核定

绿色食品认证费和标志使用费的应缴金额,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根据认证产品的类别、核准产品的数量和《收费办法》规定的标准核定。

二、系列产品和非系列产品的界定

《收费办法》规定的认证费和标志使用费收费标准所指的系列产品为,同一企业申报并被同时核准的同类别( 57小类,下同)产品中超过两个的部分;两个以下(含两个)的产品为非系列产品。不是同时核准的,或不属同一类别的产品,或主要原料不同的同类别产品均不构成系列产品。不同类别的产品应分别按类计算产品数,再确定非系列产品或系列产品。

三、缴费办法及时间

认证费和标志使用费均直接向中心缴纳。认证费应于产品认证合格后,在领取准用证前一次性缴纳;标志使用费第一年应与认证费同时缴纳,第二年、第三年应分别在每个标志使用年度开始前一个月缴纳。超过标志使用年度开始日期六个月未缴纳标志使用费的,中心按其自行放弃标志使用权处理,并根据《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的规定予以公告。

四、有关产品的标志使用费优惠政策

(一)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企业的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酒类除外),同时认证的同类产品超过 5个的部分,其标志使用费按系列产品收费标准优惠10%收取。

(二)西部地区企业的初级产品,同时认证的同类产品超过 5个的部分,其标志使用费按系列产品收费标准优惠10%收取。

(三)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当年的产品(酒类除外),同时认证的同类产品超过 5个的部分,其标志使用费按系列产品收费标准优惠10%收取。

五、《收费办法》施行前签定《合同》的处理

在 2004年1月1日《收费办法》施行前签定的《合同》,原则上应按《合同》执行。《收费办法》施行前已按《合同》规定执行的,或已到《合同》执行时限的仍按原《合同》规定数额缴费;《收费办法》施行后尚未到《合同》第二年或第三年执行时限的,其标志使用费可由中心按《收费办法》规定标准重新核定。《收费办法》施行前超过《合同》规定时限仍未缴纳标志使用费的,须按《合同》规定数额补缴欠费;补缴欠费有困难并符合减免条件的,企业可向当地的中心委托管理机构提出减免申请,经审核后报中心批准。未缴清欠费的,不予核准证书,并按自行放弃标志使用权处理,其中标志使用期满的,其续展申请不予受理。

六、自《收费办法》施行之日起,按《收费办法》规定标准签定《合同》的,或按《收费办法》规定标准重新核定标志使用费的,中心不再受理和批准其减免申请。

七、中心及其委托管理机构为实施监督管理所进行的产品检验和环境监测 .其收费标准由实施监督管理的单位与有关监测单位参照有关标准商定;企业整改复检和仲裁检验收费参照社会收费标准执行。

八、各委托管理机构要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工作,保障《收费办法》的施行。要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了解《收费办法》施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中心和有关部门报告。

附件 2:

农业部关于印发《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类分级监管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黑食药监食生〔2014〕153号)【2017-05-19废止】

下一篇: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4]29号)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