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粮油产业结构的意见(渝农发〔2017〕88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委员会,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委属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现就进一步优化调整我市粮油产业结构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一、优化调整粮油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2016年我市粮油产业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6万吨,连续9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口粮安全得以稳固。油料作物继续增加,油菜实现“十连增”。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七大特色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市粮油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一是调优品质。优质稻比重达到43%。品质较好的菜用马铃薯销售势头良好,效益较好的甜糯玉米、青贮饲料玉米面积有所增加。二是调减低效作物。2016年调减普通籽粒玉米和小麦40余万亩,为发展特色效益经济作物提供了空间。
近年来,我市粮油虽连续多年稳定增产,但主要农作物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品质不优,特色产品不足,品牌建设滞后,导致价格偏低,种植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粮油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调整粮油产业结构。
二、优化调整粮油产业结构的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农业部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统领,推进粮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新形势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生态优先,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转变发展方式,改革生产经营体系,提高机械化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品质效益,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逐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粮油产业现代化道路。
(二)发展目标
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要实现基本稳定,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以稻谷为主的口粮作物产量稳定在500万吨以上。油料稳定在55万吨。同时要以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品结构,调减普通籽粒玉米,优先发展中高档优质稻,因地制宜发展甜糯玉米、青贮饲料玉米;适度发展优质、菜用、保健的马铃薯、甘薯、荞麦、杂粮杂豆等。力争2017年全市特色效益粮油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00万亩,亩均增收200元以上。
三、全市主要粮油作物结构调整布局
优质水稻。以33个“贡米”之乡、1个“富硒”粮食生产区、低海拔优质再生稻适宜区为中心,发展450万亩中高档优质水稻,因地制宜发展糯稻、粳稻以及红米、紫米、黑米等特色水稻。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力争2017年水稻优质率提高到45%,提高我市稻米优质率,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特色玉米。一是发展优质春、秋甜糯玉米35万亩。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主要布局在武隆、綦江、巴南、渝北、巫山、巫溪、沙坪坝等地的部分地区。优化品种熟期和海拔气候带布局,延长供应周期。二是发展青贮玉米基地10万亩。主要布局在酉阳、丰都、合川、渝北等草食牲畜养殖企业较多、饲草需求量较大的区县。
优质马铃薯。一是高淀粉型马铃薯80万亩。主要布局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海拔800米以上地区。二是早熟菜用早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100万亩。主要布局在长江、嘉陵江河谷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海拔600米以下地区。普及淀粉加工或菜用专用马铃薯脱毒良种,主攻单产,改善和提高商品薯质量,逐步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优质甘薯。一是高淀粉型甘薯80万亩。依托加工企业,主要布局在彭水、荣昌、云阳、奉节、巫山、合川、铜梁、大足等淀粉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多的地区。二是鲜食型甘薯10万亩。主要布局在城镇近郊和交通方便的地区。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紫色和高胡萝卜素的鲜食甘薯,适度发展菜用苕尖。
优质油菜。重点发展优质“双低”油菜100万亩,主要布局在潼南、秀山、彭水、荣昌、开州、合川、酉阳、大足、南川等区县油菜面积较大、单产高、商品率较高的产油大县。普及高含油、高油酸、低芥酸、低硫甙的优质双低油菜良种,适度发展“油蔬两用型”和“观光型”油菜生产基地,适度扩大养蜂规模,拓展油菜产业功能。
优质特色杂粮。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高蛋白大豆、保健荞麦、菜用蚕豆、优质菜用花生和保健黑花生、特色小豆以及优质酿酒高粱等35万亩。可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原料基地,确保农民利益。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
按照国务院及市政府有关要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引导群众开展结构调整。落实惠农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面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保障我市口粮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二)整合资源,建设特色效益粮油生产功能区
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新增千亿斤粮食等资金和项目,以520个重点产粮乡镇为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程,逐步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适宜机械化、稳产高产的粮油产品保供基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稳定和提高重点产粮乡镇的防灾减灾能力和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三)依靠科技,全力实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
一是落实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各项措施。大力实施“精、调、改、替”施肥路径和“控、替、精、统”施药路径,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精准施肥施药技术和高效施肥施药机械,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等技术。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二是集成示范以机械化和轻简节本高效的粮油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突出农机的节本增效作用,进一步完善农艺措施,在种植模式、品种选择、适宜密度、施肥水平、病虫害统防以及选择适宜的机械和机收时机等方面进行攻关,加快推进农机农艺深入融合。三是建立跨行业联动机制。加强与畜牧、渔业等部门的联合攻关,不断探索和示范种养结合的新模式、新技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四)加大扶持,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一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股份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粮油生产经营主体。重点扶持种植面积50亩以上种粮大户。二是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个人和集体创办专业化服务组织,广泛开展机耕机播、育秧育苗、机防机收、机械烘干等社会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备条件的经营性服务组织承担粮食领域公益性服务。
(五)狠抓加工营销和品牌培育,全力延长粮油产业链
一要提高粮油产品加工率和商品率。扶持培育一批粮油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中高档优质稻米,开发薯类主食产品,加工糯玉米、双低油菜、豆类、荞麦等特色保健产品和功能性食品,带动全市粮油加工业上规模、提档次。同时,培育多种形式的综合营销体系。在稳定提高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化市场营销能力基础上,充分发挥地产大米、菜油等农产品新鲜、安全、特色的优势,借力“互联网+”,锁定市内目标消费人群,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二要加大品牌创建。2016年金佛山南川贡米获得了全国十大好吃米饭称号,为重庆粮油行业赢得了荣誉,提升了重庆地产优质粮食的信心。各地要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和名牌农产品等品牌创建,让地产优质粮油产品优质又优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3月27日
标签:
上一篇:自治区质监局关于贯彻落实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意见的通知(内政办发〔2016〕2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