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名茶:碧螺春南京雨花金坛雀舌太湖白云茶2014-01-17
1.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分东山、西山),为绿茶中珍品,以形美、色绝、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世。碧螺春始于何时,说法颇多。肯定的是,康熙年间已为贡茶。洞庭东山为伸进太湖的半......
- 江西名茶:庐山云雾婺源茗眉狗牯脑上饶白眉宁红工夫龙须茶2014-01-17
1.庐山云雾庐山云雾,古称“闻林茶”,从明起始称云雾,至少已有300多年历史。该茶产于江西庐山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汉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庐山种茶始于东晋名僧慧远。庐山为东......
- 安徽名茶:祈红工夫霍山黄芽涌溪火青屯绿敬亭绿雪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老竹大方黄山毛峰2014-01-17
1.黄山毛峰黄山毛峰,属绿茶类的今古名茶。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境内。黄山产茶始于宋,兴于明。毛峰的前身是黄山云雾茶,山僧所制。黄山毛峰起源于光绪年间,1926-1937年为全盛期,后曾中断数年,1949年后逐渐恢复......
-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2014-01-17
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德、茶艺混为一谈,弄不清茶道和茶艺的区别,如有的叫茶艺馆,有的叫茶道馆。有的称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需......
- 绿茶品饮与绿茶茶具,玻璃杯品绿茶2014-01-17
玻璃杯泡绿茶,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泡饮之前,先欣赏干绿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叶,置于无异味的洁白纸上,观看茶叶形态。名茶的造型,因品种不同,或条、或扁、或......
- 祁门红茶,茶历追溯2014-01-17
茶史追溯祁门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很有名。那时休宁、祁门、歙县所产茶叶以浮梁为集散地,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句子;唐代杨华所著的《膳夫经手录》中记有"歙州、婺......
- 团茶的故事2014-01-17
苏东坡在读过唐人薛能的“姜宜煮更夸”诗后,认为唐人饮茶有“河朔脂麻气”。所谓脂麻气,即谓茶香混杂,虽“浑厚”、“奔放”,但失茶之真香。所以说,杂香料者,香......
- 陆羽的历史传说2014-01-17
古今中外有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陆羽晶茶鉴水的神奇传说。唐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述了陆羽这样一件事:‘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今江苏扬州),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懂,因之赶郡,泊......
- 茶马互市(茶马古道)史渊源和发展历程2014-01-17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 湟源--茶马互市 湟源县西邻藏地,是古代汉地西面最边缘的地区,这个地理位置使它......
- 武夷茶境内外移植之移植国外2014-01-17
除了武夷茶(成品)之外,武夷茶树在19世纪也成为殖民者觊觎的目标。道光十四年(1834),印度总督本廷克(Ben-tinck)组织茶叶委员会,研究中国茶叶在印度种植的可能性。由于清廷禁止外国人游历内地,该会秘书......
- 武夷茶历史之产量2014-01-17
武夷茶自南朝进入京城之时,产量很低。唐宋两朝分别以腊面茶和龙团凤饼出现时,因只供少数贵族享用,产量不高。元朝在武夷四曲专设御茶园,武夷茶大量入贡,特种茶的产量日益增加。据文献记载,在初贡阶段的至......
- 民国时期武夷山茶厂情况2014-01-17
武夷茶的产地历来都是集中于武夷乡、星村镇。生产的厂家多是茶园、茶厂相结合,而茶园多以岩划分,所以茶厂也称为岩茶厂,并以岩名作为厂名。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而茶园就在100个以上。据记载和传......
- 铁观音名称由来的两种说法2014-01-17
“铁观音”的来历(由来)有两种说法:一、“魏说”:观音托梦;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
- 碧螺春的历史传说2014-01-17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ls......
- 西湖龙井的产地2014-01-17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国家质监总局于2001年实施了原产地保护政策,杭州市政府根据西湖龙井的实际产生范围划定了16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域,只有在这个区域之内的,才......
- 为什么古人称“茶为万病之药”?2014-01-17
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一书中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著名诗人苏轼甚至写出“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的诗句。据《隋书》记载,隋文帝得了病,百药无效,后来......
- 八之出《茶经》2014-01-17
山南(1):以峡州上(2),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3)。襄州、荆州次(4),原注:襄州生南漳县山谷(5),荆州生江陵县山谷。衡州下(6),原注: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7)。金州、梁州又下(8)原注:金州生西城......
- 黄山毛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2014-01-17
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录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
- 黄山毛峰的产地介绍2014-01-17
黄山一带在清朝光绪前原产外销绿茶。自光绪元年漕溪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其芽茶原料选自充头源茶园。则黄山小源之充头源系黄山毛峰的发源地。因其属黄山干脉南行而转东之南向第一个深山窄谷村庄,具有......
- 黄山毛峰的始祖,黄山毛峰简史2014-01-17
清代,安徽歙县漕溪谢氏《馀庆堂》第47世纪谢正安(1838-1910),此名字是以其于1910年仲春为四个儿子分家的《祥字阄书》中有“正安亲笔”,卒后墓前《碑文》载:“皇清诰封奉政大夫,封朝议大夫.......
- 君山银针的特性特点2014-01-17
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 金黄色。 饮用时,将君山银针放入玻璃杯内,以沸水冲泡,这时茶叶在杯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踊跃上冲,悬空竖立,继而上下游动,然后徐下沉,簇立杯底。军人......
- 唐朝茶文化2014-01-17
唐代,茶叶已经很普及;因茶味甘而香,能振奋精神,当然大受欢迎。唐玄宗时有一位名叫封演的进士,在"封氏见闻记"上说:"玄宗开元中,泰山灵严寺之降魔大师普及禅教,当他坐禅时,祗喝点茶。於是一般人竞相仿效,都把......
- 君山银针的历史渊源2014-01-17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据《巴陵县志》记载:“君山 产茶嫩绿似莲心。”“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 邀山僧采制一旗......
- 君山银针的历史传说2014-01-17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
- 六安瓜片发展简史2014-01-17
六安产茶,始于秦汉。唐宋年间,茶产甚丰。明清年间,有三百年的贡茶历史。解放后相当一段时间“六安瓜片”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六安茶的历史记载,明清年间最为昌盛。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